心理程式 - 自我應驗預言

自我應驗預言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,係指一個人對於他人的期望,往往成為被期望的人自我實現的預言,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,他人就會成功;反之期望他人失敗,他人就會失敗,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。

自我應驗預言最初是莫頓(R. K. Merton)於1948 年在《The Antioch Review》期刊發表The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,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,不管正確與否,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(或團體)的行為表現,例如:標籤某人為罪犯,而以罪犯待之,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。

兩位美國心理學家羅桑莎(R. Rosenthal)與傑柯布遜(L. Jacobson)將這套理論應用在教育上,於1968 年出版《教室中的比馬龍,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》一書,提出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。

後來古德(T. L. Good)、布洛斐(J. E. Brophy)、韋恩斯坦(R. S.Weinstein)相繼投入教師期望理論研究,提出教師期望模式五個步驟:

1.教師對特定學生期望特定行為和成就;

2.因為教師對於學生不同期望,教師表現不同行為對待學生;

3.教師對待學生不同態度,使學生知道教師所期望於自己是什麼行為與期望,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概念、成就動機和抱負;

4.若這種教師對待學生態度持續一段時間,而學生並未以某種方式改變,則教師將影響學生的行為與態度,高期望學生將達高成就水準,低期望學生將達低成就水準;

5.如此持續一段時間,學生的成就與水準,將越來越接近當初教師的期望。因此,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行為與表現具有很大的影響力。
雖然教師對於學生期望,可能受到學生社經地位、族群、外表、成就表現、學校所在地等影響,然教師本身是從事專業性的工作,仍須多加瞭解學生身心發展和個別差異,給予學生積極和正向的期望,並依據學生的實際表現調整期望,才有助於建立更佳的學習態度,進而提昇其學習表現。

其他內容, 延伸閱讀..


其他相關內容--


最新目録